I&C风采 | 一周新闻总汇
● 探求数据分析新领域 拓宽专业建设新可能
● 2019小语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功举办
● 中国旅行社总经理为我校旅游日语学生做专题讲座
● 大数据牵手人工智能 新机遇新挑战——记《浅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座
● 韩语专业赴韩国安养交换生11-12月学习汇报
探求数据分析新领域
拓宽专业建设新可能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我校2020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20年1月6日,在金南辉副校长的带领下,商外一部、招就办、数控部一行12人前往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参观,就人才培养建设、校企合作进行了专项探讨。
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CEO许荻枫、教育事业部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包欣和产品中心主任邓实,分别从华院的历史和华院教育两部分进行了介绍。华院教育主要是围绕数据技术做数据智能,把理论与运用相结合,力求教育输出和人才需求相匹配。会上,招就办裴文俊主任和商外一部何莉娜也在校企合作、学生实习、专业特色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金南辉副校长从我校“创新”办学,到专业建设群的创新,再到教师队伍创新,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并表明:这是一次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校企研讨,在此次会议的基础上,双方合作点会随着校企双方的进一步沟通而更加清晰,可进一步探讨在课程共建、教师培养实习、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可能性。双方不要设定“不可以”,而应该设为“为什么不可以做”,让合作点更加开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并诚挚邀请华院许总来校参观。
华院许总也表达了华院数据对于校企合作的信心和美好愿景的期待:企业能拿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只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东西”,而是一个真真正正对学生成长、发展有切实帮助的“东西”。
最后教师们参观上海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此次校企研讨不仅专业建设是一次跨界的新尝试,更为专业人才培养探求了新可能。
附: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早期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企业,华院数据在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应用领域深耕十几年,成功帮助电信电商,汽车零售,金融制造,等领域的客户利用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运营变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营收。华院教育依托华院深厚的核心研发行业应用和产业生态建设基础,专注于聚合国内外权威行业资源,提炼行业先进经验、产品,开发系统化的大数据落地行业应用的教育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底层核心研究---行业实际应用教育体系---行业人才的闭环。
上海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是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式批复,由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牵头,相关各方共同参与与组建的大数据应用成果综合性展示体验中心。上海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旨在完善优化本市“五位一体”大数据产业生态布局,展示中国产学研用政在大数据应用的丰硕成果,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9小语种专业专家
指导委员会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提高商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发挥行业学科专家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2019年12月27日下午,商外二部2019小语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光华楼603室热烈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小语种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展开了研究讨论。会议由商外二部副主任王秀秀老师主持,与会专家分别为原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何敬业先生、上海杉达学院西语系主任陈泉先生、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东语学院院长金钟太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德语系教授丁智勇先生等课程专家,韩国领馆韩语普及事业负责人宋美爱女士、上海科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长张浩川先生、阿根廷领馆商务处王宓先生、中国旅行社总社(上海)有限公司入境总部总经理黄骥先生等特约嘉宾、企业专家。六个专业与会专家共计十二人,涵盖多个不同行业领域。课程专家、语言专家均来自知名大学与研究中心,行业专家多来自工商会、大型企业等。我校全国模范教师谢永业老师、商外二部主任王佳老师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由商外二部王佳主任代表部门致欢迎词,并为两位特邀嘉宾颁发了新一年度的聘书。随后,全体人员一同观摩了杨琼老师的西班牙语示范课,课堂利用在线小程序答题以及分组会话的互动方式,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用西班牙语介绍国籍和职业。
何敬业教授、张浩川理事长等与会专家对我校商务西班牙语课程的专业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课程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建议。比如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单词的积累,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促进学生的单词记忆尤为重要,适当穿插一些词语接龙等小游戏可以带动课堂气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校全国模范教师谢永业老师也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了丰富经验,其中主要强调了将当下的多媒体智能技术与课堂结合的重要性,尝试利用手机提高课堂效率,颠覆传统课堂模式。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谈杨老师为大家开展“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的系统建设与迭代”的专家讲座。
讲座剖析了教学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主张时刻把握学生的课堂反馈,并在课堂中进行适时调整,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的深度学习系统。讲座结束后各专业教师与专家们开展了分组讨论,介绍各自专业的现状和实际教学的问题,征求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意见。
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小语种各专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学校国际化特色示范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旅行社总经理
为我校旅游日语学生做专题讲座
2020年1月3日,新年伊始,中国旅行社总社(上海)有限公司入境总部的总经理黄骥先生来到我校,为中高职贯通旅游日语专业的同学做了一场关于旅游日语专业方面的专题讲座。商外二部主任王佳老师、教研室主任潘剑文老师、日语老师张冼老师和班主任舒琴老师组织并出席了本次讲座。
黄骥总经理主要负责中日之间的出入境旅游,当天的讲座从入境、行程设计和学日语的旅游人该如何定位自我职业等三大方面进行了切入实际的讲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旅游?”“为什么学日语?”,讲座开始后,黄总用三个问题简明扼要地抛出讲座主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
随后,黄总就旅游人最关心的重点—如何设计行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行程就是旅游产品,是一家旅游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要想设计好一款旅游产品,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展开。吃就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住可以分为六个等级,行分为大交通和市内短包车,游是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等。接下来黄总进一步从实际出发,以上海三日游为例,向同学们例举了如何从以上六大方面来设计合理的行程规划。听了黄总的介绍,同学们大为感叹,惊呼小小的一个行程设计居然包含了如此多的学问。
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发问,有同学提了一个非常切实的问题:要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旅游人呢?黄总回答:成为旅游人的最好途径是做导游。他进一步说明,旅游人是杂家,需做到三十六行样样涉足,如此才能和各个地区的游客有话可聊。同时,他强调导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代表,如果一名日语导游在日本游客面前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日本游客只会说“中国人如何”,所以导游在外籍游客面前要时刻谨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最后,黄总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大量书本外的其他知识,旅游行业的每一个点都是可以发挥才能的领域,只要学好真本领,将来定大有所为。
本次讲座可谓是为旅游日语班同学量身定做的一场专题讲座,不仅向同学们传递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为他们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
大数据牵手人工智能新机遇新挑战
记《浅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座
2019年12月30号下午一点二十分,我校1821班、1822班全体同学在明华楼三楼305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的讲座,讲师是著名的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教师,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高永彬老师。
首先我们了解到了“数据新闻”的最早表述之一,是Everg Block创始人阿德里安.哈罗瓦提在2006年提出的。Everg Block是一项信息服务,帮助用户了解他们居住当地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在一篇短文《报纸网站所需要的根本变革》哈罗瓦提认为,记者应该公布结构化的、机器可读的数据,而抛开传统的“大量文字”。数据产生的方式有:运营式系统阶段、用户原创内容阶段和感知式系统阶段。
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应用层、技术层、基础层。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用于医疗事业,冠状动脉造影(DSA,减影血管造影)冠脉CTA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CT扫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得出的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人工智能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通过高老师的讲座我们明确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虽然关注点并不相同,但是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大数据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价值化操作,比如机器学习就是数据分析的常用方式。在大数据价值的两个主要体现当中,数据应用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智能体(人工智能产品),为智能体提供的数据量越大,智能体运行的效果就会越好,因为智能体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从而保障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听完讲座大家立即觉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我们所学的专业息息相关,我们一定会努力学好专业为自己打开一片天地,同时也为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韩语专业赴韩国安养交换生
11-12月学习汇报
1704倪思琪
本学期韩语专业交换生项目即将结束,学生们收获颇丰,将于月底回国。两位同学感恩两校师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希望激励在校生珍惜机会,再接再厉,创造美好未来。
在韩国的交换留学之旅迎来了尾声,对于大家的感情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感恩。
12月,我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没有家人朋友们的陪伴,难免会有些寂寞独单,但感谢我在韩国遇见了这样一群小可爱,精心为我策划了一场难忘的生日派对,填补了我的心。
我的住家妈妈在我生日的那天早起为我准备了一碗长寿面和海带汤,一个是中国生日的代表食物,另一个也是韩国生日的代表食物。住家妈妈说希望今天的我吃了双倍的食物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而且8班的同学们也偷偷的给我计划了一场派对。
自习课的时候,作为秘密计划的一部分班主任特地把我引开,同学们开始精心装扮我们的教室,黑板的中央写着大大的“感谢你的到来”,在他的周围是每位同学对我的祝福。在我回到教室打开门的那一刹那,响起了熟悉的歌声,是中文版的《祝你生日快乐》,同学们端着蛋糕一起向我迎面走来,在同学们的欢呼雀跃下,我许下了心愿吹灭了蜡烛。最后同学们又拿出了他们准备已久的礼物。每一件礼物都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爱意。
谢谢你们,我的十八岁成人礼因为你们才能圆满,没有遗憾。我的愿望也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天天收获双倍的快乐。
感恩全体安养外国语高中的老师以及同学们。“相遇”是幸运,这份幸运值得我铭记于怀、感恩于心。我的每一户住家家庭都待我如亲女儿,让我在韩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班的同学用热情招待我,让我从一开始的不敢说到最后与大家无话不谈,每一位8班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老师们在课堂上会担忧我无法跟上大家而给我多一点的关照,课下老是挂念着我,常常带我们出去走走以解相思之苦,我们亦师亦友。这四个月真的谢谢大家。
“如果没有别离,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别离,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了。”离别是过去的终点,亦是未来的启程。无论天涯海角,我们共享同一轮明月。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我们后会有期。
1715孙婷
时间从指尖的缝隙里慢慢溜走,我们的交流生活也逐渐接近了尾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慢慢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月初跟住家父母一起去了电影院,看了最近在韩国大热的电影《冰雪奇缘》,那天电影院的人爆满,卖爆米花的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队。让我感受到了韩国电影院的热闹气氛。
月中跟国际部的老师一起去了韩国最大的中国城——仁川中国城。刚到入口,我就感受到了满满的中国味道,冰糖葫芦、小笼包、烤红薯等等特色小吃映入眼帘。这里的建筑物都是红色的,走在路上还时不时能听到北京话儿和有着大碴子味的东北话,让我有一种梦回中国的错觉。从中国城出来,我们一起去了仁川的月尾岛。月尾岛的海边在余晖的映照下发出了耀眼的、布灵布灵的金色光芒。我们还乘坐了空中观光列车,从几米的高空上欣赏月尾岛的另一番绝美风景。我还偶然看到了现在依然存在的仁川海事高中。看到了一个身穿海员制服的年轻人似乎在向老师告别,依依不舍。这绝美的景色,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月末我和倪思琪一起去了朴老师家里,老师为了一解我们的乡愁,邀请我们一起亲手制作麻辣香锅。从食材的购买到切片都是我们一起亲手制作的,这样的麻辣香锅吃起来真的巨香!12月初我们的韩国史老师带我们去体验了韩国的汗蒸房,老师说在汗蒸房的食堂里必点一定是熟鸡蛋和韩国的传统饮料,我们都一样不落的吃过。老师还带我们体验了蒸房,蒸房也是有等级的,随着等级的提高,温度也越来越高。最高温度60度的火房,最多只能在里面待上5分钟。在火房了时候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放进烤炉的烤串,身上的水分被一点一点的烤出来。
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安养交流生活也随着时间的飞逝,而逐渐接近尾声。最后一个月里我们的学习生活更注重在实践。参加各种各样的韩国活动,品尝各式各样的韩国美食,参观体验各地的韩国景点。在这一个月里我看到了更多韩国的美景也感受了很多韩国人的“美”情。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正在加载中,请稍等...